找到相关内容1164篇,用时4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西藏传本摄大乘论(初分)

    杂染法为果性,摄依[17]于此,此复为因性,摄依于彼等,是故名为藏识。  复由有情等摄依此为我性,故藏识。  此亦识[18]。此中教者,由解深密经如是说。  执识是甚湛深  一切种子如瀑流  ...[22]现成故,为执自体,是以名为执识。  此亦心。如世尊说,心意及识。  此中意有二种。成彼无间[23]缘为所依止故,识为无间灭意,[24]是识[25]生所依。第二染污意,与四种烦恼,有身见,...

    吕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410471716.html
  • 西藏传本摄大乘论

    一切有生杂染法为果性,摄依  (注17)于此,此复为因性,摄依于彼等,是故名为藏识。  复由有情等摄依此为我性,故藏识。  此亦识(注18)。此中教者,由解深密经如是说。   执识是甚...一切自体所依故。结合(注21)相续时执彼(注22)  现成故,为执自体,是以名为执识。  此亦心。如世尊说,心意及识。  此中意有二种。成彼无间(注 23)缘为所依止故,识  为无间灭意,(注...

    吕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410471717.html
  • 学佛最初之决定

    ,气常平平地,意常淡淡地,居常申申地,无喜无怒,亦不压制,随缘随喜,亦不枯寂,此即是佛境,亦即佛。学佛既以摄心为主,则舍自心之外,一切都属缘助。举凡研究经论,修法等,非属正文,只是副业。近世学...无慧,无慧由于无定,无定慧由于修法无效,无效由于法不当机,不当机由于下手不先予决定心地法门,此学佛不明因果,未从根本救治故。 二问心中心法又如何而可制心?答:此法惟赖咒印二力,与自己修之力,身口意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14375526.html
  • 陈兵教授 :现代青年人应该如何学佛

    ,如果志愿即生了脱生死,在大乘渐道的基础上修净土法门,最为稳妥。实际上,念佛一门,便可总摄禅净密。、观想极乐世界依正庄严,与修秘密本尊法何异。若证到实相念佛,即是透彻禅关,神通也未必不能发。此法...学通佛法,善于运用它来指导生活,来“了生”,还须通过认真的思择、观修。 根据经教所示和自他修学的经验,笔者认为,青年,尤其是在家青年,学佛的重心,不应在严格吃素,不应在课诵唱念,不应在咒念佛,不应在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64676339.html
  • 观世音菩萨——圣严法师

    所以出世;菩萨证空,连空亦无,所以入世。凡夫未证五蕴皆空,所以恋世、迷惑、困扰、不知何去何从,而又事事执著,处处烦恼。 三、法华经普门品的法门 〈普门品〉云: 佛告无尽意菩萨:善男子,若有无量百... 这部观音经,虽出于古人的梦中感得,并非传译自印度,以其仅仅十句,已具足三宝及观音的念法,故迄赵宋乃至清初,仍受到佛教界的普遍传诵。特别是相当于中国清初的曰本江户时代的白隐禅师(一六八五~一七六八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70676350.html
  • 佛教与青年

    老人智力、体力、能力可能胜任,非由头脑敏捷,精力充沛,知识丰富的青年人实践不可。 因为念佛法门,无论是观想念佛,观像念佛,念佛,甚至实相念佛,皆属自利,皆是慧业,未兼修福,未能利他;一定要加以...住心、出心,菩萨修行,登十地时,初入其心,之入心:住于所入之境地;之住心,将出此地而转入后地,之为出心。 若依修净土法门言:三心,是指至诚心,深心,以及回向心。真实愿生净土之心至诚心,...

    文珠法师

    论坛精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21376629.html
  • 班禅洛桑却季绛称(慧贤法幢)的历史(二)

    宏愿大会。宏愿大会散会后,随即前往热振寺。在寺中闭关一月多的时间里,特迎来最有加“乌云玛”(义为歪头像)的阿底峡尊者像,安置供养,一心虔诚祈祷,发现许多殊胜征相。以此对阿底峡尊者作有这样的祈祷颂言...   对我敬信诸人士,兜率相会我亲许,  守此信约求加,如我所约得实现。”  又作出种敦巴尊者祈祷文:  “南无姑如曼殊廓喀雅。  雪山怙主观自在,燃灯智师之长子,  诸佛生源是师,美名雅称嘉瓦仲...

    云增·耶喜绛称大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24378281.html
  • 从《净土三经》看极乐净土信仰中“伦理善”的位置

    念佛,都能往生净土的同时,把净土教建构成为符合伦理善的宗教。如印光大师说:“唯念佛求生净土一法,专仗弥陀宏誓愿力。无论善根之熟与未熟,恶业之若轻若重,但肯生信发愿,佛名号,临命终时,定蒙弥陀垂慈...阿弥陀经要解》亦复如此。他说:“声闻独觉菩提‘少善根’,人天有漏福业‘少功德’,皆不可生净土。唯以信愿执名号,则一一声中皆悉具多善根福德。纵令散心称,善根福德亦不可量,况一心不乱哉。故使感应道...

    温金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070078395.html
  • 回归经典.重视善本──提倡《大宝积经.无量寿如来会》

    ”与夫“方法”,亦多瞠然无以应也。……噫!理既未明,信何能深?信尚未坚,而欲使之一门深入,不惑他歧,难矣!……   佛徒不研读大经故,法师不弘扬大经故,大经无完本,而又不遍观各种原释故,诸家节会...及第三译,并第五赵宋译,四部取要录之,大阿弥陀经。当时大兴,后因莲池大师指其有不依经文之失,从此便无人受者。大藏内有此经,各流通处均不流通。有谓另有一种者,即此经也。第三译,即佛说无量寿经二卷,...

    温金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593678963.html
  • 新眼光读日本净土宗法然上人的《选择本愿念佛集》(1)

    集》,经过700年,在日本形成深远的信仰传统之后,一旦来到汉传佛教的净土宗学者眼前,尽管双方同样信佛念佛,同样不辍,同样发愿往生极乐净土,但是却在初次遭遇时,就对这部日本净土信仰的奠基要典的教义...行住坐卧,不问时节久近,都要念念不舍地称佛名号”。   善导大师在《观经疏》提出来的依据是相当突兀的,就是在注释《观无量寿佛经》〈流通分〉的“佛告阿难:‘汝好是语。是语者,即是无量寿佛’”时...

    温金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231579197.html